对跖点

冬令时又回来了。

回国呆了两周像是一场梦,回到英国也只是一夜的时光。落地之后的寒冷让这一切都变得不真实起来,但是坐在火车上清晨照在阳光上的恍惚,洗了澡躺在床上那种陌生的熟悉,又时刻提醒着我要接受改变。

回到英国之后时差适应得特别快,本来想像回香港一样早点起床工作,但是每天醒来也又是很晚了。天气越来越冷,我在夏天的衣服都还没怎么穿过,眼看着天黑的时间又越来越早了。今天5点天就黑透了,坐在窗户边看着外面,想起夏日里晚上9点还能一边喝酒一边唱歌一边看日落,总是感觉有种不真实。大抵是因为我总是沉溺在美好的时刻,但是时间总是最抵抗不住的东西,不知不觉间办公室外面的树都已经变黄掉落,我还没有意识或者去接受这种改变。细想来也许是因为确实没有一些milestone可以让我对生活感到充盈,所以才会对时间的流逝感到特别的唏嘘。

这个月一直在努力地做刷牙压力的新项目。做了一些实验,尝试了一些方法,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有的时候会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科研,到了现在还没有独立科研的能力,很多事情自己想不清楚,去干的时候又理不清头绪。感觉自己虽然做了很多项目,发了很多论文,但是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科研逻辑,遇到问题就是乱来,如果运气好歪打正着还能搞出点东西,但是如果运气不好呢?现在连最基础的方法还要摸索,最基础的代码都还要重构,仿佛我刚刚意识到自己需要去构建一下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很多时间都被消磨掉,却没有一点收获。之前和彤姐聊天说自从我5月份投了UbiComp之后已经半年了,现在却一点进展都没有,起码从结果上看是这样。这几个月一直浑浑噩噩地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敲,但是一直都没敲到正地方。这半年投了个workshop,等于浪费了;CHI改来改去,没什么实质上的东西;帮泱姐,jake和师弟改论文,但是也是纯体力劳动并没有产生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答应老板改的两篇journal拖到现在还没有动。

上次回香港和老板聊天才意识到自己到了剑桥之后一直碌碌无为,反而暴露了很多我之前没有意识到的问题:科研BP的建立,每天工作时间的routine, 蹩脚的英语。之前在香港或许有论文催着看着一切都很好很productive,却忽视了很多我本应该好好思考的事情。更可怕的是马上来到剑桥一年了,这些事情都还没有任何的好转,反倒是因为在剑桥的慢生活没磨的毫无斗志了。

就像老板说的,我需要先做出改变。尝试每周花一些时间理清自己的头绪。回到剑桥第二天我去了一趟图书馆,也是我来到剑桥之后第一次去图书馆,还去robinson吃了饭。前几周每个周末都去咖啡店坐会儿办公,让自己可以更专注一点。好在自己慢慢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现在发现去努力也不算晚吧。

前几天Yvoone说到MSRA有一种每天大脑被轰炸的感觉,说实话我很久很久都没有这样的感觉了,不管是科研上还是生活上。科研上这边已经废了,全靠自己造化;生活上每天局限在eddington这个小圈圈里,大脑很久没有感受那种接受新鲜事物的刺激感,每天都还要为自己的惰性和欲望做斗争。有的时候我会对剑桥有一种抽离感,仿佛我和剑桥没有什么关系。想想剑桥为我带来了什么呢?估计也仅有剑桥两个字吧。

马上来剑桥一年了,希望下个一年我真的可以用好这段时光。其实自己很害怕空下来的时间,日历排满虽然有安全感却并没有太多有意义和有进步的事情–大部分都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罢了,让自己以为很忙而至于不敢放松。前几天看到阎鹤祥说自己曾经去地球上的对跖点来逃避自己的处境,最后发现还是无处可逃。那一瞬间我就感同身受,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站在这个对跖点上,每前进后退向左向右一步都离自己的迷茫更近了。马上自己就要三十岁了,站在这个十字路口,工作,家庭,人生选择都交织在这里,自己想来想去都很难自洽。有一天我看到和师兄合作的项目用lora的节点把数据走上行链路打到太空的卫星上,才明白我应该跳得高一些再去看这一切—或许这样我就可以离我的处境更远,也看的更真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