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冬天

整个一月几乎都在隔离酒店中度过, 可惜完全没有staycation的感觉.

1月开始一直都在准备TMC的投稿, 因为很多工程流程上的问题搞了很久才弄完. 结束之后任务算是告一段落. 然后就是忙着回家的事. 还好买票比较早, 现在港珠澳大桥的巴士和深圳的健康驿站都已经没有名额了. 网上一度把票价炒高了10倍. 最后一周给亲人朋友买点礼物, 整理了一下月志和年度总结, 时间还是比较赶的. 最后两天住了一下都会海逸, 都没来得及好好享受. 每天都还是忙到1点才能休息.

7号一早出发, 顺利进入珠海, 回到社会主义怀抱. 刚下大巴就感觉两地的防疫差异, 珠海口岸所有人都是防护服裹得严严实实, 拿着酒精到处消毒. 出境香港的时候所有工作人员就都只戴了一个口罩而已.折腾到下午6点才住近酒店. 而恰好就是在我出发的早上, 看到新闻说深圳出现了疫情. 本来不以为意, 后来没几天就说鹤围村发现了病例, 第二天一早直接把家里的小区给封了. 形势瞬间就变得不明朗了. 在隔离14天结束后, 社区打电话说社区解封就在这几日, 让我想想一起隔离的两万人还是不要回来了, 以防变数. 最后又在珠海隔离了7天.

这21天用师兄的话说足够任何一门技术从入门到精进了, 但是我什么也没有完成. 本来入住酒店感觉一切良好, 做点自己的事情, 每天三餐有人送, 还可以点外卖. 但是后来收到UbiComp的notification, 一个心中的问题迟迟不愿意面对, 但是还是要努力去攻克. 于是所有的计划都为论文让路. 在颓了一天后开始冲击, 从模型, 数据, 框架三个方面发起冲锋, 中间一度为了技术实现不了特别的沮丧, 但后来解决了技术问题发现还是不行. 基本上是21天没有任何进展, 这么挫败感真的让人绝望, 最后一天想着给老板做年前最后一个汇报, 也是语无伦次, 最后被老师说的汗流浃背用了一天心情才平复下来, 接受了我是个咸鱼的事实. 对应地, 本来说假期写一下毕业论文, 整理一下收藏的技术文章, 看看书, 都成了泡影. 隔离的日子感觉过得很快, 一天一睁眼玩会儿电脑就过去了. 酒店的饭菜刚开始感觉还行, 后来发现越来越难吃, 买了一瓶拌饭酱也很快吃完了. 每天因为没怎么活动, 饭也只吃了一点点.

在隔离期间中山, 珠海也出现了病例. 朋友们戏说我的名字就是疫情的所写, 所到之处就有疫情. 而且我刚刚离开香港, 香港的疫情就出现了大爆发. 好的是珠海和中山迅速扑灭了疫情, 深圳的疫情也逐渐好转. 在我解封前两天家里也解封了. 本来打算坐高铁, 买了很多张作为备份, 后来离开那天早上珠海发通知不需要24小时核酸, 而且中午又发通知说珠海到深圳的高速客船也开航了, 于是临时改变决定, 用10分钟收拾好行李蹭上郑明杰的车到九洲直接坐船走了.

回到深圳, 感觉一切都没有变, 完全没有久违的那种陌生感, 仿佛一切都是昨天的景象. 沿着滨河路看到很多人在深圳湾公园散步, 感觉很幸福. 到家之后吃到了两年都没吃过的大馒头, 很满足. 或许是自己一个人呆久了, 回到家里那么多人吃饭突然情绪有点低落, 或许是不习惯吧. 还好之后慢慢就适应了. 第二天一早老爸带着我去车管所换了驾驶证, 我又跑到海岸城与大金吃了椰子鸡. 真的美味. 吃过饭走在海岸城, 暖风习习, 一切都如旧时模样. 晚上大伙又一起吃烤肉唱歌, 这就是简单的快乐吧, 但是对于困在香港的我们来说太难了.

让我难过的是自从回来深圳就没有晴天, 阴雨不说还一直在降温. 在家里呆着明显得感觉到比外面冷得多.或许是在香港很多时候都是在办公室, 这样对外界环境得感知要相对迟钝得多. 回到家后, 几乎每天都在沙发上躺着刷手机, 都不怎么想玩电脑, 连打这篇文字的时候手指都变得冰凉. 没有自己的独立房间, 就每天借用爸妈的屋子来获得一片暂时的安静之地. 家附近没有什么商圈, 电影看不到, 奶茶喝不到, 连头发也没法剪. 就这么每天捱着过吧. 先定个小目标, 以后要有个自己温暖的家!

除夕夜传出深圳宝安又有一个病例了, 而且传到了广东五个市. 宝安变成了高风险, 回港易很快马上就更新了不适用地区. 只希望东部疫情不要再往这边扩散了, 罗湖真的没法再承受一次疫情了. 现在香港的疫情也十分严重, 好像已经到了历史最高点了. 不知道以后该何去何从. 时隔两年, 我又回到了深圳. 时隔六年, 我又一次在深圳过年. 仿佛每次回来都越来越难了. 8度阴冷的深圳, 静悄悄地过着冬天.